世界觀,是一個哲學概念,是一個人對世界,乃至宇宙的根本看法,自從人類具備思維能力那天起,就沒有停止過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和探索,那麼佛法在這一問題上的看法是什麼呢?
佛陀在世時,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其究竟的意義在於破除我、法二執。我執是主觀的我,法執是客觀的宇宙。換言之,佛法的內容無非是剖釋人生即我,宇宙即我們所賴以生存的環境真相的法則。佛法認為,如果能認識到法與我的真相,就不會為自我和客觀環境所困惑,即可很快地轉迷成悟,從而離苦得樂,得到徹底的解脫。
其實佛陀所說的「法」,即是宇宙的自然法則,是宇宙本有,並非似其他宗教所描述由某種神靈創造出來的。佛常說:「法本如是」,意指他說的法,在自然法則上本是如此,恰巧為釋迦牟尼佛至高無上的智慧所發現。佛發現了人生宇宙的奧秘,自然而然解脫成了「覺者」,佛並不因此獨善其身,轉而發願把這奧秘向眾生宣說,希望眾生依循教法學習修持,即可洞明奧秘,成為覺者,這就是世尊說法的本意。
說到宇宙人生的奧秘,有太多使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比如說,宇宙由何而生?依何而立?它在時間上存在多久?在空間上範圍有多大?宇宙間繁雜萬端的事事物物,究竟有沒有規律?或是一個主宰?再比如說人生由何而來?往何而去?生命的價值何在?意義又何在?千古以來,多少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都在探索,但都沒有找到圓滿的答案。
佛教所謂的世界,相當於平常所稱的宇宙。《淮南子》云:「上下四方謂之宇,古往今來謂之宙。」佛經上說:「過去現在未來,名:世。東南西北上下四維,名:界。」這兩者同是無量空間和無量時間的合稱。因此,佛教的世界觀,也就是普遍所稱的宇宙觀。
所謂宇宙觀,是人類對於宇宙的構成與變遷,及人類在宇宙間所處地位的一種看法或見解。歷年來東、西方學者,對於這一問題百說雜陳,理論甚多,唯心唯物,各有所見。
參考資料:
http://www.budaedu.org/budaedu/buda1_31.ph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