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5日 星期一

法身寺--簡介、人物 & 建築

法身寺(Wat Phra Dhammkaya)位於泰國曼谷市北二十公里處,佔地三百六十萬平方米(三點六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寺院。 (見圖)

 1、法身寺簡介

      法身寺(WatDhammkaya)位於曼谷市北二十公里處,佔地三百六十萬平方米(三點六平方公里)。目前寺內有常住僧俗一千多人,其中四百多位比丘,二百多位沙彌,四百多位八戒優婆塞、優婆夷。和泰國眾多的古剎名藍相比,法身寺太年輕,只有二十六年的歷史。二十六年前這裡是一片沼澤地。現在的住持蘇達摩亞那提拉法師
(PhraSudharmayanathera,意為正法乘)、副住持巴瓦那維利亞昆法師
(PhraBhavanaviriyakuhn,意為定精進)當時還是才離開大學、出家不久的年輕比丘,在一位老優婆夷的全力護持下,他們開始了興建一座正法城的艱辛歷程。現在,法身寺的影響不僅遍及全泰國,而且在美國、香港、台灣都有法身寺指導的修行中心和大批信徒。 

  在法身寺的管理和弘法工作中,坐禪是一項核心的內容。 

  說到坐禪,不得不提法身寺住持正法乘上座的師祖蒙坤貼牟尼法師
(PhraMonkolthepmuni,1885—1958)。蒙坤貼牟尼法師以其甚深的禪境和獨特的禪坐法門著稱於泰國佛教界,他的像在泰國許多地方都能看到。在法身寺,蒙坤貼牟尼法師的塑像處處可見。他是這座寺院精神上的導師。3月3日奠基的紀念堂在落成后將供奉蒙坤貼牟尼法師的金像,這尊像由一噸純黃金鑄成。法師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由此可見。 

  蒙坤貼牟尼法師特創的禪坐法門叫「法身止觀靜坐法門」,大意是繫心於臍上二指處,觀想一純凈水晶球,由此深入禪定,漸次解脫證果。這種法門在三十多年前經一位修行有素的老優婆夷傳給現任住持,那時他還是一位中學生,大學畢業后出家為僧,開創法身寺,作為弘揚法身止觀靜坐法門的道場。 

  在法身寺有四百多位現在家相的八戒眾,他們大多很年輕,大學畢業,在寺院的管理和弘法工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年青人在正式為寺院接納常住以前,都必須接受六個月的靜坐訓練。通過靜坐,他們可以觀察自己能否與寺院的清凈生活相應,寺院也可以全面地了解他們,最後定奪去留。「如果一個人在六個月的靜坐訓練中心能定下來,他就能在寺院工作;如果心定不下來,即使我們留他住,他以後也會走。至於那些內心獲得了真實體驗的人,你趕他他也不走。」副住持領我們參觀禪房時這樣說。 

  所謂「禪房」,就是專門供信徒打坐的房子,建在僻靜的地方,男女分開。每間屋子不大,可坐六十多人(據他們的經驗,這個人數最理想)。屋子離地約半米,這樣可防潮、防蟲蛇;屋子外面是圍廊,供靜坐的人繞行,活動腿腳;屋內地板朝一個方向傾斜,這樣,坐時就不用刻意墊高臀部。這種禪房在周末最能派上用場,因為從星期五晚上到星期天,曼谷市的許多信徒會來法身寺接受坐禪訓練。寺院有專車接送他們。

 2、 主要人物

 ● 帕蒙昆貼牟尼祖師
(1884——1959年),發現入法身法門者。 
  法身寺除供奉釋迦牟尼佛像外,主要供奉帕蒙昆貼牟尼祖師像。泰語稱其為龍普祖師。(見圖)

   ●怕拉差怕哇那威素,即法身寺住持探瑪才優師父,釋法勝法師。 

 ●怕帕哇那威利雅坤,即副住持他達奇哇師父。泰語稱住持為龍坡(Luang Phor)。 (見圖)

 ●詹孔諾擁老奶奶師父,法身寺的創始人。八關齋戒女,帕蒙昆貼牟尼祖師「獨一無二」的弟子,也是兩位住持的老師。 (見圖) 
   
 3、 主要建築

  擁有一千英畝的國際法身中心,包括: 
  1、大法身舍利塔:是一座代表和平與智慧,佛光普照千年的圓頂佛塔。始建於1995年,至2000年完成。塔內總共供奉了一百萬尊法身佛像。這座建築物的設計能容納一百萬人集體靜坐、舉辦法會等。 
  2、世界最大的法堂:第二座國際法身堂。是一棟兩層高的多用途建築物。目前是世界最大的禪堂,總面積超過四十英畝(319,984平方米),擁有540,376平方米可用的空間。該禪堂能容納三十萬人,進行道德培訓,主辦法會與修行靜坐。 
  除此之外,主要建築物還包括祖師紀念堂、大雄寶殿、第一座國際法身堂、總部辦公室、深修禪堂等。 

參考資料:
http://www.twwiki.com/wiki/%E6%B3%95%E8%BA%AB%E5%AF%B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