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30日 星期四

淨念相繼

一切法門,皆仗自力了生死。念佛法門,兼仗佛力了生死,仗自力了生死。非一生兩生能了。證初果人,尚須七生天上,七生人間,方證四果,四果則了生死矣。未證初果之人,升沈不定。今生很好修行,來生造大業者,百有九十多。證初果人,縱令以威力逼令造業,寧肯捨命,不肯造殺、盜、婬、等惡業。若不出家,亦娶妻室,若令邪婬,寧死不行。此人雖未了生死,決定不會下降。未證初果者則不定。縱一生兩生不造業,決難永不造業。故知仗自力斷惑證真之難,難如登天矣。念佛之人,必須生真信,發切願,決定現生求佛加被,到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平時念佛,如喪考妣,如救頭燃。又須以此法門,隨分隨力,與一切人說。又須事事盡己職分,便可滿願。欲看經,則宜先看《淨土五經》。欲看淺近之書,當看《印光文鈔》,《印光嘉言錄》。再欲看最初要,極深妙,又易於領會者,當看《淨土十要》。欲知古今往生事跡,當看《淨土聖賢錄》。念佛法門,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行、住、坐、臥,一切時,一切處,均好念。若衣冠整齊,手臉潔淨,出聲念,默念。均可。若睡倒,及衣冠不整齊,尚未洗漱,及到不潔淨處,或抽大小解時,皆須默念,不宜出聲。雖睡不可赤體,須穿衫褲。心中常存敬畏,不可放縱。欲攝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別種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裏念得清清楚楚,口裏念得清清楚楚,則妄想自漸漸消滅矣。即默念,也要聽,以心一起念,即有聲。自己的耳,聽自己心裏的聲,仍然明明了了。楞嚴經大勢至菩薩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注重在聽。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心,即意根。口即舌根。聽,即耳根。心念、口念、耳聽,此三根一攝,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聞別的氣味,身也不敢放逸懈怠,故名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自無汙雜妄念,故名淨念。淨念,必須要常常相繼不斷,故名淨念相繼。淨念相繼,能淨念相繼,久而久之,則得念佛三昧。此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故云,得三摩地,斯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別名。如此念之,決有淨念常存,妄念全無之一日。

參考資料:
http://blog.sina.com.tw/alanwang29/category.php?pbgid=10147&categoryid=2153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