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心燈。果報

人們生活在三界裡,舉心動念莫不在造業,特別是無始以來的無明,若非有大智大慧,真不能照破。因此點燈供佛,藉助佛的智慧明燈引燃我們的心燈實在是必要的,而且必須恆常持續不停。尤其在這末法時代裡,眾生根性不僅普遍駑鈍,而且造罪亦重。因此藉著佛的慧燈,照破陷身痴迷的自我,以求智慧。

經中又記載,如果我們常在佛塔、寺廟中虔誠地燃燈供佛,會有下列的果報:

1、雙目、四肢永遠完好不生缺陷。
2、身無病痛,嗓門柔軟聲音妙好。
3、心地清明聰慧,不為愚痴所轉。
4、視力良好如摩尼珠能照微細物。
5、眼珠、角膜、結膜,永好不壞。
6、生活安穩衣食豐足,心無所懼。
7、身心自在,善財善寶滾滾而來。
8、可獲美麗的瓔珞及幽美的林園。
9、身體健康強壯,充滿生命活力。
10、不會與他人發生口角,打鬥事。走遍全球,都不會生無明煩惱。

參考資料:
http://book.bfnn.org/books3/2128.htm

點燈功德

點燈能滅千年闇,積聚無量無窮盡

「過去佛陀在世時,有許多傑出的弟子,他們的長處各有不同,例如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目犍連是神通第一,而阿那律則是天眼第一,他能清楚的觀看到三千大千世界,連非常微細的地方都能夠看得很清楚。

阿難知道了,就問佛說:『世尊,請問阿那律前世有何因緣,使他今世能夠有如此的天眼呢?』

佛回答說:『在過去約九十一劫前,毘婆尸佛入涅槃後,那時阿那律是一個盜賊,他便到佛塔中去,想盜取財物。當他來到佛塔時,佛前的燈火已經快要熄滅了,他見了便趕緊以劍將燈蕊撥正,使燈火又恢復了光明。盜賊看著燈火,忽然感受到佛燈光明的威力,心裡不覺肅然起敬。他想,別人都願意拿物品來供佛了,我哪裡有偷盜的道理呢?因此,他就放下偷盜的念頭離去了。

就是因為他將佛前的燈調整好,使燈火能繼續散發光明的這個因緣,所以之後的九十一劫都能夠生在好人家,並使他逐漸除去原來的習氣,福報也不斷增加。到了今生,還能夠遇到佛,並且出家修道,得阿羅漢果,而在眾人之中也是天眼第一,能夠目清一切。

阿那律尚且都能夠從盜賊獲如此殊勝的果報,更何況是誠心在佛前點燈供養之人,其所獲得的福德更將是無量無邊了!』」

—改編自《譬喻經.第二卷》

參考資料:
http://book.bfnn.org/books3/2128.htm

2014年12月15日 星期一

打坐。回家

打坐讓你的心真正回到家。

當我們的心跟著外界跑,跟著煩惱跑時,它都不在原來的地方。

讓它物歸原處,放回身體中,好讓它不受污染,也讓我們易於看管。

2014年12月13日 星期六

靈性上的平靜

永遠不要有焦急的情緒,做任何事情都要把心靜下來做,要保持靈性上的平靜。我們不可為任何事情而付上失去內在和平的代價。那怕全世界都變得灰暗無光,都要保持內心的光明。                                                                        

2014年12月9日 星期二

《給自己機會》

您們每個人都累積了很好的波羅密,才得知証入內在三寶之方法,此『法身』是佛教之核心,是存在於我們体內的,生來若還不認識;還不証入法身,那麼,此生為人,是在浪費時間,是白活一場。既然我們是個有福報的人,今生遇到証入體內的法身,以及向往涅盤之道的方法了,就應該利用時間,給自己機會,精進修行証入法身。

佛曆2539年11月1日

《悅語》

言詞非常重要,
雖然是實話,有益處,
若說出來讓別人不喜愛,
就有必要調整。

我想,說悅語是不難的,
這事我們可以練習,
因為在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詞語,
而且是免費的東西,
就如我們呼吸的空氣一般,
有智慧者就懂得運用,
取決於練習多少,運用多少。

文章來自法勝法師「當不知道要看哪一本書」

十項改善打坐經驗的功課

1 當回家的時候,與家人分享自己所修的功德波羅蜜。

2 準備一本筆記簿,記錄每天禪坐的經驗。

3 在就寢前,回憶當天所修的功德。

4 在「功德海」中安眠。

5 在「功德海」醒寤。

6 清醒時,讓心靈與佛性合一;在第一分鐘,慶幸自己還活著,藉此祝禱,願眾生安樂。同時也提醒自己,總有一天會面臨死亡。

7 整天觀想著,佛在我中,我在佛中;佛即是我,我即是佛。

8 每小時抽出一分鐘觀想佛像,水晶球或讓心靈保持空曠平靜。

9 在我們所做的每件事情當中,都要使自己觀想佛像或水晶球;當我們在洗臉、沐浴、穿著、飲食、洗餐具、打掃、擦地、運動的同時,也別忘要清洗自己的心靈。

10 最重要的是,要多微笑以及原諒他人的過失,以營造美好的氣氛。

靈修。修持

靈修不只是坐著和作打坐姿勢的時刻。
這個修持是延伸於觀看,思考,觸摸,飲食和說話中的時刻,每一個步伐,每一個呼吸,以至每一個動作,從而使自己變成更真實的自己。

(保持內心的平靜,就不會思想混亂,做錯決定,引至種種後悔的事情發生。內心平靜的人,看到的世界是快樂的,思考是正面的,觸感是温柔的,飲食恰當有節的,說話是誠實有益的……這個保持平衡的一種狀態,對自己,他人和社會都充滿益處。)

2014年12月5日 星期五

內心的寂靜

學習與內心的寂靜為伍,然後你會意識到,你生命中所有事物的背後,都蘊含其目的。

每天靜心十分鐘也好,五分鐘也可,靜靜的聽內心的聲音,遠離煩囂。

分享《溫暖之家》書中內容


真誠 : 能解決彼此猜忌的問題。

真誠的意思是指忠厚、誠懇、以及互信。

如果這樣解釋,也許有些人會不明白,真誠,其實簡單的說,即是負責任。

真誠的人,會在四個方面表現出他的責任感,即時:

1. 在任務和工作方面: 無論有多少任務或工作,無論那些任務或工作有多艱難,或者情況不適合,預算有限,人力不足,時間緊迫,工作方面的資料準備不足等等,儘管如此,真誠的人,一定會盡心盡力地盡本分,盡責任。

2. 在言語方面: 言行一致,實話實說,為人腳踏實地,絕不浮誇。

3. 結交朋友方面: 誠心與人交往, 忠誠坦率,不用心機,不耍手段,有話直說,絕不口是心非。最重要的是正直不阿,沒有四不行而行,即是: 貪不行而行、嗔不行而行、痴不行而行、怖不行而行。

4. 道德方面: 以個人處事而言, 應以佛法為原則,不做違反佛教戒律,傳統道德與國家法律的事情。這樣不但能減輕警察的負擔,而且還能避免死後墮入地獄,進而往生天界。

因此我們可以從這四方面看出人的真誠。若人越真誠,就表示他越有責任感。因為這樣的人,他的心中總是有個簡單的原則,即時無論做任何事,都要盡量做到最好,說什麼話,必定以最清楚的方式來表達,心中的道德觀念也是清明而堅定。

2014年12月2日 星期二

透心。心透

把你的心保持清澈透明,這樣,你的心便不會被綑綁。

單單一個想法的出現就會產生一萬個讓你分心的干擾。

內在的平靜

內在的平靜隨時可擁有,如果我們放下這三樣:

指責
比較
投訴

(英語我們稱之為3"C",critizing, comparing, complaining)